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是企業的三大財務報表。
一、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反映了企業在特定時間下的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百Y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是其基本結構。無論企業經營狀態是虧損還是盈利,這一等式永遠都成立。資產反映的是企業擁有的資源,負債+所有者權益反映的是企業內部不同權利人對企業資源的要求。債權人享有企業全部資源的要求權,公司以全部資產對不同債權人承擔償付責任。負債償清之后,余下的才是所有者權益,即公司的凈資產。下面我們看資產負債表的各個項目及其含義。
資產負債表的資料表現了企業資產的分布狀態、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構成情況。分析各項數據有助于評價公司資金營運、財務結構是否正常合理、公司承擔風險的能力是否夠高、公司的經營績效好不好。
二、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如月度、季度或年度)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所產生影響的財務報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現金流的多少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即便企業的盈利能力好,但如果現金流斷裂,也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嚴重時還會造成企業倒閉?,F金流的重要性引起了企業內外各方人士的關注,現金流量表在企業經營和管理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通過現金流量表可以計算出八大比率,下面我們看這八大比率的計算方法。
(1)自身創造現金能力比率=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現金流量總額
(2)償付全部債務能力比率=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量/債務總額
(3)短期償債能力比率=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4)每股流通股的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量/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數
(5)支付現金股利比率=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量/現金股利
(6)現金流量資本支出比率=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量/資本支出總額
(7)現金流入對現金流出比率=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總額/經營活動引起的現金流出總額
(8)凈現金流量偏離標準比率=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量/(凈收益+折舊或攤銷額)
審計人員對企業現金流量表的核查不僅有助于企業對自身的支付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財務狀況做出精準評價,而且能夠通過各項現金流多少和比重變化發現企業在各種經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企業及時采取改正措施。
三、審查損益表
損益表是反映企業收入、成本、費用、稅收情況的財務報表,表現了企業利潤的構成和實現過程。企業內外部相關利益者主要通過損益表了解企業的經營業績,預測企業未來利潤情況。另外,損益表為企業分配利潤和評價企業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據。
具體到一個損益表,審計人員需要檢查以下5項內容。
(1)損益表內的各個項目數據填列是否完整,有沒有明顯的漏填、錯填現象。對于數據之間的鉤稽關系(相互間可檢查驗證的關系),可以一項項核查。
(2)檢查損益表與其他附表之間的鉤稽關系。一般情況下,損益表所列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和繳納的各項稅金及附加的本年發生數應當與附表數據一致;損益表所列凈利潤應當與利潤分配表的數據一致。
(3)核對損益表中各項目數據的明細賬與總賬是否相符。如果在分析核對中發現某些數據變化異常,則需要對疑點做進一步檢查。
(4)結合原始憑證檢查成本費用、銷售收入、利潤分配等各項數據是否準確。
(5)結合納稅調整檢查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是否正確,結合明細賬和原始憑證詳查各扣除項目,注意有無多列扣除項目或扣除金額超過標準等問題。